第二十七章 只要我想

当徐凌的视线落在选文但是选理的正式签署单上面,他谈不上犹豫不决,而已莫名其妙地忆起了一个人,———吴静莱。很好奇她会选什么呢?不出意外是文科吧。徐凌没去想,直接在选文科那栏打勾,写上了名字。当然她的偏科在年级上出了名,文科成绩名列前茅,语文有时候好奇她会选什么呢?不出意外就是文科吧。。...

当徐凌的视线落在选文还是选理的签署单上面,他谈不上犹豫不决,只是莫名其妙地想起了一个人,———吴静莱。

好奇她会选什么呢?不出意外就是文科吧。

徐凌没多想,直接在选文科那栏打勾,写上了名字。

毕竟她的偏科在年级上出了名,文科成绩名列前茅,语文有时候比他都高。但是数学只能考30分,还是稳定发挥那种。

如此,可以和她一个班了?

徐凌又在期待什么?他只是觉得她有点不一样吧。

从那晚他在舅舅家的小区夜跑开始,第一次看到一个女生在路边旁若无人地放声大哭,而在面对他的援助时,却立马稳住情绪拒绝,一脸倔强的样子。

看着她跑开的背影,徐凌总有种强烈的感觉:这个人,好像时刻整装待发,韧劲也大,像野草一样,野性又不受控制。而她真正的情绪隐藏在冰川之下,而不知在哪一刻,就会突然爆发,来势汹汹,不可阻挡。

后来,他居然发现吴静莱和他是一个学校的,世界还是太小了。他们,总得认识一场。

只是,有个人好像对她更上心,———段铭梵。徐凌能感受到他散发出来的一种隐秘存在的排斥,段铭梵把他当成了对手。或者,他不希望他太靠近吴静莱?也许他多想了,也许直觉是对的。

徐凌他知道自己算劲敌,即使他不张扬,但别人无法忽略他。

徐凌经常经过1班,总能看到坐在窗边的吴静莱手里捧着书,不同类别的,国内外作家的,晦涩难懂的或者还是通俗搞笑的......她都不挑,杂食性地阅读。这点和他很像。

徐凌能感知她读过不少东西,以及思想所具备的丰盛,他觉得她不属于这个同龄人的集体,或者说,她不曾走进过。

他不是觉得读点闲书就具备优越性,自恃清高,高人一等。

而是,在这个人人心高气傲的年纪,有这样的人还能静下心来,抛开所学的书本知识,看点别的,了解到一点什么。

不能理解的人,也许会嗤之以鼻:“瞧,看点那种破书有什么用啊?不如多刷几道题来得实在一些。”

可是,题是刷不完的。当我们被大量的考试题填充和不断机械式的重复,心智和眼界却没有改变,毫无长进,这样真的有意义吗?

徐凌面对过这种情况,他不想反驳,就像他一直渴求以后读中文系,还是有人冒出来,或者连老师都不理解:

“徐凌,你理科这么好,去读文科屈才了啊!”

不疯魔不成活,徐凌陷在骚人墨客铸造的文学世界里面,他有时候走不出来,也会苦恼,鲜少有人能理解他,身边这么多人,他却很少和他们聊那些深层次的东西。

他的外婆,他的妈妈,都是语文老师。而徐凌从小耳濡目染,良好的书香氛围让他浸染在诗词曲赋的天地中。书中自有“黄金屋”和“颜如玉”,那是他的温柔富贵乡。

他对文学产生的浓厚兴趣,使他的血液滚烫又赤诚,他是立志要读中文系的。

人们固有的观念里面,还是“文科无用论”,觉得成绩不好的人才会选文,而读文,出路那么少。

徐凌从来不信这一套,因为他可以证明自己,只要他想。

就像如果未来的某一天,还是有人会问他:

“你上的中文系啊?不过有什么用呢?”

他一定会眼皮也不抬地答:“上中文系不是求个有用,因为中文在大家看来本就没用,它就在大家身边,被忽略了,而很少人真正弄懂它。”

在无用中,取其大用。

*

“你家有只猫也叫团团啊?”静莱想起李阿姨跟她说过的话,无意地问了一下小段。

“啊?你怎么知道的啊?是不是去我家偷窥了……”小段装作惊掉下巴的样子。

“是你妈妈说的啦,她还让我有机会去你家做客。”静莱咬的老冰棍化掉了,她用手去接。

“哦~~~原来如此,那你有机会真得来啊,我妹妹还想有个姐姐呢!是有只猫叫团团,我特意那样取的。”小段歪头扒拉着栏杆看她。

他的眸子漆黑,又亮。

阿莱明白了些什么,他是希望团团还能以别的形式留下来。她没继续聊这个话题,只是说了句:

“小段,你一定要去尖刀班。”

“好,我答应你。”小段递了张纸给她,指了指她的嘴角。

“慢点吃,老冰棍都沾你嘴上了。”

阿莱接过纸擦嘴,小段噗嗤一笑。他脑海里还一闪而过某个爱情剧的画面:比如,男主凑近女主的脸,舔掉她嘴角的冰糕,然后深吻......

靠!他感觉自己不纯洁了,思想......

教室里的因奚听到笑声,连忙示意聂淮生看。然后她凑出头,手搭在窗户边看着他们“郎情妾意”。

聂淮生吹了几声口哨,瞎起哄,他是最不嫌事儿大的。听到口哨声的小段进了教室,狠狠地挠了聂淮生几下。

“操,痒死老子了!大锅(哥),你是我大锅,我错了错了……”聂淮生招架不住兄弟这样搞他,连连投降。

随着一阵上课铃声,张玲老师进了门,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堂英语课了。她没有讲新的内容,大家也无心听课。

同学们对张老师又爱又恨,因为她对他们很严,脾气也不太好。但也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,注重跟大家沟通,善于听取学生的建议。对他们也挺好的,这么热的天,自掏腰包请他们吃西瓜。

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,感情总归是有的,张玲老师今天一天心情都不太顺,因为她不喜欢离别。

当老师的,传授学生知识,以身作则,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但说实在的,她和学生是一个战壕的,并肩战斗,彼此需要。

牵连在,情分在。

她坐在讲台上,看着台下的学生,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她突然有很多话想说,话到嘴边又出不了口。

就这样沉默着,突然她拿起粉笔,起身,在黑板上流畅地写下了两句英文:

“Do the things what you want to do,

Be the person who you want to be.”

而后张老师看着大家,缓缓开口:

“这两句英文,送给大家。我这一年把你们逼得挺紧的。我不想说那些为你们好的话,你们不爱听。文理分班后,也许我不会再教某些同学了,也许有的同学还是逃不出我的魔掌……”

大家听到后,都笑了,张老师也笑了,她继续说:

“不管大家选了文还是理,我都希望你们未来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加广阔的天地,做你们想做的事,成为一个理想的人,也成为自己。”

话语落,全班安静了几秒,似乎都在思考老师那番话的深意。然后不知谁带头鼓了掌,稀稀松松的,而后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,大呼:

“张玲最美了,我们爱您!”

气氛被拉至高潮,张玲老师看着她们闹,这才是肆意而张狂的青春啊。

老师也是这么过来的,她不希望他们死气沉沉的,读书读傻了,所以希望他们明白以后真正想要的。

“孩子们,期末考试好好考,祝你们前程似锦。”张玲老师眼里泛起了泪光。

这堂课过得特别快,下课铃声就响起了。

众人都在答应她,“好!好!好!”张老师不停地点头。

好,我们都会的。您要相信。

*

数学卷子发下来的时候,静莱扫完所有的题。还是那熟悉的状态,她不会。她知道她进不了尖刀班,她认了。她还是写着,碰到做不来的题,就把题目的条件抄一遍。

尽管得不了分,她至少让卷子不是干净的,虽然静莱不会做,但是态度端正。

她只是害怕段铭梵那种期待的目光,她知道他希望,她能和他在一个班。

静莱也想啊,可是改变不了的事实,得接受。

事实胜于雄辩。

高二这一年,她只能靠着那句“我一定等着你来”卯足了劲,争取冲到尖刀班。

考物化生这几门之前,小段都识趣地没有问阿莱,他担心影响她考试状态。

小段在写物理的时候,他是真的不想做大题了。他觉得不跟她一班的话,上那破尖刀班有锤子用,枯燥死了!

但是,他已经答应她了。他不能食言,小段在心里一边骂自己一边写大题:

“烦死了,我TM要是真的不会写就好了,但是一看这些题也太简单了!”他都觉得自己有病,在草稿纸上胡乱鬼画,泄愤。

坐在他后面位置的徐凌听到了小段划草稿纸的动静,看了一眼试卷,默想:“他是做不出来吗?不至于吧……这不挺简单的吗?”

徐凌没有做物理大题,其实他的数学选择题就已经乱填了几个。

为什么啊?

因为,徐凌不想去尖刀班。他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,其实在哪个班都是一样的学。他不喜欢重点班的那种高压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,之前3班就是这样,他有点抵触了。

他也不是躲避,是觉得没必要。他只要想,高三再回尖刀班就是了。

况且,徐凌知道,段铭梵一定会在尖刀班。

一山不容二虎,他们都是很强的人,凑在一块儿,就像炸药桶一样,指不定哪天就炸了。

他想过得舒坦一些,闲下来,还可以看些他喜欢的书。

徐凌何等聪明,用他那严谨的思维演算一遍,就知道,大概少做或做错多少道题,可以和吴静莱分到一个班。

一个年级的人也不多,可以撞上吧!他这样想着。

如果真和吴静莱一个班,徐凌知道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很有意思。

阿莱,阿莱最新章节

阿莱,阿莱相关资讯

阿莱,阿莱

作者:钟棽
类型:都市 状态:连载编辑:花前月下 在读:27267人
  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错过了与沿续,是在山城的热恋,是在成都的缠绵缱绻,是飞走,是回旋。格罗啊格罗啊,段铭梵对于你来说,到底是怎样的不存在呢?吴静莱从成都来到这里的一所重点高中上学,人生地不熟的,心里有着不易察觉的惶恐和担忧,她会在这座让她憧憬和向往的城市发生怎样的故事呢?。
  • 想事成&旁边的

    钟因奚万万没想到心想事成,那帅哥真和她是一班的,但是她随即瞥到了他旁边的那个男生——运动系男孩!钟因奚瞬间芳心四溢,这才是她的理想型!

    2022-06-25 08:55:52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犯起了&花痴:

    就在上楼梯的拐角处,差点撞到一幺妹儿,他说完请让一下就没了踪影,那幺妹儿是钟因奚,火气儿上来的她想骂人的,但看清他侧脸和背影,犯起了花痴:

    2022-06-26 07:09:23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迈开他&去。

    他回得挺快:“新教室在博文楼401,速来!”段铭梵赶忙迈开他的长腿,向新教室冲去。

    2022-06-26 10:34:38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段铭梵&“哎,

    同时间线的另一面,段铭梵慌慌张张地抓起书包和餐桌上的早餐就跑,少年音落下:“妈,今天我第一天去学校报到,先走了嘞,要迟到了啊!”他妈妈温柔地说:“哎,你慢点跑,水杯没拿上,这孩子。”

    2022-06-28 04:19:19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,是该&。他们

    他们逐渐适应高中生活,并且享受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,是该用功的时候就用功,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。他们的性格迥异,擅长和专注的方面不太一样,但不妨碍他们能在一块儿玩得很好。

    2022-06-27 03:49:28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在16&201

    相似的是,他们都处在16岁的年纪,在2015年的九月开始续写他们共同的青春故事。对立的是,吴静莱和段铭梵,就像不会相交的两条线各自航行,谁也无法预料结局。时间不急不缓地划过,同学们都熟络起来了。

    2022-06-26 07:52:58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出来的&远环绕

    她好像看到了她的光,那光是聂淮生散发出来的,仿佛不会熄灭,永远环绕。

    2022-06-26 08:43:37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秋天还&座城市

    山城的秋天还未褪去炎热,无数少年与姑娘在这座城市,发生着相同或者独属于他们的故事。

    2022-06-27 01:03:41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  • 终于有&欢了多

    静莱性子不算温顺,终于有机会跑来了重庆,有种解脱和自由的感觉。她来这儿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她喜欢了多年的偶像是重庆人,一个原因是想冲破父母铸造的牢笼。

    2022-06-26 06:36:56详情点赞(0)回复(0)

我来评论这本书

登录 |注册
0/300